人工智能走进超市:克罗格动态定价的影响
克罗格最新推出的人工智能动态定价系统引发了各界不同的反响,尤其是在数据隐私和不平等问题上备受关注。 这套系统将如何影响消费者信任?又会引发哪些伦理层面的新问题?

克罗格最近推出的AI驱动定价系统引起了广泛关注,不仅在消费者中,也在立法者中引发热议。 例如,参议员伊丽莎白·沃伦和鲍勃·凯西就对隐私风险和潜在的不平等加剧表示了严重关切。 这套新系统可以根据需求和客户数据实时调整价格,克罗格将其定位为提升顾客体验的工具。 然而,许多人质疑这项技术的伦理应用以及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可能性。
数据隐私和伦理问题
新的AI定价系统引发了严重的数据隐私问题,因为克罗格正在基于收集到的数据构建高度详细的客户档案。 该系统还采用了面部识别技术,能够识别购物者的性别和年龄,以提供个性化优惠。 此外,EDGE(增强型生鲜环境显示)系统使克罗格能够精确确定 individual 购物者的最高支付意愿。 这种程度的数据收集让许多人感到担忧,因为此类做法可能会侵犯消费者隐私权,并导致歧视性的定价策略。
克罗格是美国最大的连锁超市之一,创立于1883年。 该公司以各种品牌名称在美国35个州经营着超过2,700家门店。 克罗格提供各种杂货、家居用品和药品,并拥有自己的自有品牌。 公司正在对电子商务解决方案和数字创新进行大量投资。
客户信任和忠诚度
基于AI的动态定价策略可能会对消费者信任产生深远影响。 尽管AI确实可以改善客户体验,但人们对其在零售领域的应用越来越持怀疑态度。 埃德尔曼2024信任度晴雨表显示,全球消费者对AI的信任度在过去五年中从61%降至53%,而美国则经历了更大幅度的下降,从50%降至35%。 这种信任度的下降对零售商构成了重大挑战,特别是当购物者认为价格是根据他们的个人数据被操纵时。
为了维持客户忠诚度,零售商必须在AI带来的好处与伦理考量之间取得平衡。 至关重要的是,要提高定价算法的透明度,并确保系统采用公平的定价模型。 同样重要的是,对于购物者而言,性价比仍然是首要考虑因素,因为在当今的市场环境下,价格承受能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。
与其他零售连锁店的竞争格局
除了克罗格的动态定价系统外,其他主要零售连锁店也采用了基于AI的定价策略,尽管每家公司使用的方法和功能各不相同。 例如:
- Shoprite:通过其Price Plus俱乐部会员卡和积分系统,Shoprite主要提供会员专属折扣和奖励。
- ALDI:ALDI在AI应用方面较为有限,专注于日常低价,主要以自有品牌产品为主。
- Hy-Vee:专注于本地产品,每周更新促销广告;其本地采购农产品的价格尤其具有竞争力。
- Acme:采用传统的定价系统,并带有一些动态元素;在某些部门(如面包房)具有显著的竞争力。
虽然克罗格的系统采用了最先进的技术,但其他连锁店往往更多地依赖于传统的会员忠诚度计划,并辅以少量的AI增强功能。 相比之下,ALDI以价格稳定为基础,而像Hy-Vee这样的本地企业则侧重于社区需求和特定部门的竞争力。 每种策略在消费者信任、定价透明度和整体价值方面都呈现出独特的优势和挑战。